查看原文
其他

【天然气之夜】提高LNG储备能力的突破口在哪里? 从”史上最严”围填海管控谈起

2018-01-31 天然气与法律

1

31

全文约3700字,阅读约需8分钟。

专注于天然气领域政策与法律的公号,已通过微信原创和赞赏认证。

点击标题下方“天然气与法律”(蓝色字体),和近3万业内同行一起关注。


编者按:2018年1月25日晚,“天然气行业微信群”和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共同开展第78期“天然气之夜”空中论坛,特别邀请到盛苏建先生做专题讲座,题目为:从”史上最严”围填海管控谈起:提高LNG储备能力的突破口在哪里? 专题讲座后,群友对专题内容、2017气荒、煤改气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本期论坛主持人陈新松,记录整理:吴秦。


链接:近三年“天然气之夜”空中论坛精华集锦(囊括行业热点焦点难点)



【嘉宾介绍】


盛苏建,男,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重大工程项目咨询专家组成员,工信部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评审专家,亚太经合组织(APEC)基金合作项目“LNG燃料船舶-绿色航运”课题中国专家,国家能源 LNG海上储运装备重点实验室技术委员会委员。


1988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轮机管理及航运技术专业。1988年9月加入中海油,先后供职于海油工程、中海油服,甲类一等轮机长6年,从事海洋工程船舶、液货船建造项目的技术和管理工作。


2010年10月至今,在中海油能源发展工作,先后担任LNG运输船项目组技术负责人、设计建造部经理、3万方LNG船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LNG船务公司副总经理,技术中心党总支书记兼副总经理。


在此期间,主持设计建造了我国第一艘独立C型货舱技术的30000m3支线LNG运输船“海洋石油301”;参与开发了中国第一艘双燃料LNG海船“海洋石油521”及第一艘纯LNG燃料港作拖轮“海洋石油525”。其中“海洋石油301”项目获中国造船工程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年来致力于LNG水上产业链研究,承担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是国内支线LNG运输船、FSRU、LNG发电驳船及LNG罐式集装箱联运(LNG虚拟管道技术)模式的发起人之一。



【论坛实录】


各位专家、行业人士,晚上好!很荣幸有这么一个机会跟大家一块儿聊聊LNG储备能力的相关内容,今天主要跟大家一块探讨一下,分享一些个人观点。


正式开始之前,先请大家看一个《新闻三十分》的报道。


http://tv.cctv.com/2018/01/17/VIDEut7kyzA7xsmMDtdFoWcq180117.shtml


一、 中国LNG资源缺口和沿海LNG接收站建设


我们国家的能源结构情况是多煤、贫油、少气,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占比中相对较低,2015年为5.9%,世界平均水平为24%。2016年我国天然气占比为6.4%,2017年消费占比超过7%。

国内天然气产量这十几年来应该说增幅不大,年递增幅度不大,今年的统计数据是1400亿m³。


中国天然气对外依赖度还是比较大的,2017年国内天然气消费量大约是2300亿m³,其中1400亿m³是国内生产的,有900多亿m³是通过进口的,对外依存度约为40%,将来超过50%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谈到我们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看到40%这个数据大家可能会感到有些吃惊,自然而然联想到国家的能源安全问题,实际上,国家能源安全的突出问题不是如何保证自给自足,而是石油天然气的储备能力问题(尤其在战争时期)以及如何保障能源运输通道的安全问题。我们的原油对外依赖度早超过50%了,最近几年都是在65%以上,即我国的原油大部分是依赖于进口


所以天然气对外依赖度在未来超过50%,甚至更高,应该是今后十到二十年的一个常态,而从40%到50%可能用不到五年

关于天然气进口,我统计了2010—2017年管道气及LNG的进口量。2017年我们通过管道气进口是400多亿m³,进口LNG第一次超过了进口管道气,比例大概是51:49

上图是对我对未来5—10年天然气消费量的预测,这个预测基于官方公布的数据。

分开来看,从国内天然气产量来讲,如果深海天然气(包括可燃冰)、陆上的页岩气没有一个大的突破的话,仅从常规天然气的生产来看很难有大幅度的增加。至少十年以内可燃冰、页岩气等很难做到大规模的商业性开采


管道气进口这一块儿,我们知道中亚三条线的设计的输送能力是550亿m³,去年绝大部分的进口量都是从这三条管道进来的(400亿m³),加上中缅管线大概不到50亿m³。理论上讲,到2020年中亚三条管线(不含D线)、中缅管道再加上东西伯利亚管道的满负荷输送能力大约为1000亿m³。如果西西伯利亚管道能够在十三五期间开建的话,那么在2025到2030年达产后,这7条管道投建后的输送能力大约为1200—1500亿m³左右。


关于LNG我们都知道三桶油之前签的都是长协,现在每年大概有3000多万吨的量,最近几年短期合同尤其现货比较活跃,从供给的基本面看,全球LNG市场是“供大于求”,加上国内建立了大量的接收站,可以肯定LNG进口会在未来的能源转型中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上图是国内天然气产量及进口量的趋势预测(个人预测),其中2017年的数据是最新的,LNG是499亿m³,进口PNG是427亿m³。刚才已经讲到管道气进口这一块,在2020年以后可能会有一个800亿m³以上的进口量,而LNG和管道气的比例大约为6:4。

上图是我们国内天然气进口管线,包括LNG接收站,其中三个箭头主要是管道气进口的方向:西边的中亚管线、西南方向的中缅管线、北面东西伯利亚管线。


今年LNG接收站的接收处理能力接近6000万吨了,到2020年的,应该能达到是7000万吨的接收能力,到2030年(可能会提前)能达到一亿吨以上的接收能力。


二、 解读《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围填海管控十三条等


2017年我经常讲要关注海岸线管理办法,因为这对新规划建设的岸基LNG接收站项目会有较大的影响。事实上2016年年底开始,国家没有批准一个港口(码头)的用海权,并且叫停了几个在建项目(例如河北某LNG接受站、深圳某LNG接收站),最后核准的用海权项目是2016年11月浙江舟山某项目


现在我们来梳理一下从2017年的3月31号到今天,我们国家在这个围填海管控方面出台的政策以及号称史上最严格的围填海管控“十三条”。

在海岸法颁布实施之后,国家海洋局印发了《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技术指南(试行)》,这个指南的目的是指导围填海工程设计以及海域使用论证报告等,为设计院在承担类似设计工作时提供一个技术指南。


2018年年度围填海指标主要用于保障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同意的重大建设项目、公共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国防项目,这些项目必须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省级、海洋局都无权利。


2018年1月17号国家海洋局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对首批海洋督查情况进行了通报,并且发布了史上最严格的管控措施,我们叫“围填海管控十三条”:十个一律三个强化。这里面影响最大的就是渤海这一块儿,围填海项目一律禁止。


三、 最后一块LNG储备能力建设的拼图—LNG浮式装备



现在很多筹建的LNG接收站项目就悬了,基本上让国务院批复的可能性很低,项目的核准变的很困难。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国家LNG的缺口很大,并且南北接收站资源分布不均匀,那么突破点在哪?从上图LNG产业链,我们可以看到在中游储运这一块还是有操作性的,包括FSRU、FSU、趸船、海上过驳等


浮式LNG储运装备是LNG供应链的最后一块拼图。为什么这么说呢,刚才说了到2020年,岸上接收站的接收能力是7000万吨,到2030年能达到一亿吨以上的接收能力,实际上这个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南方的接收站利用率大概为40-50%,中海油天津浮式接近80%,冬季是满负荷运行。


沿海LNG接收站在过去的十几年应该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稳定沿海地区天然气供应、拉动消费是至关重要的,今后几十年沿海接收站也会发挥它的主体作用。但有些问题也会日益突显:


第一点,从全国范围看LNG接收站布局不均衡,华南比较集中尤其在广东,在北方,环渤海比较缺乏;


第二点,岸站总体来讲投资大,审批困难(从规划到运营大概至少要5-6年以上);


第三点,LNG接收站基本要填海,对优质海岸线资源依赖性比较大;


第四点,分销能力较弱,很多接收站不具备反输能力;


第五点,南北调峰的能力较弱。


LNG运输船这一块,就不再赘述,她是天然气的“浮动管道”


重点谈一下浮式LNG储存再气化装置(FSRU)和浮式LNG储存装置或“浮舱”(FSU)


浮式储运再气化装置,最近几年在国际市场很受欢迎,投资少周期短,可以灵活布置,中国的市场应用前景应该是很好的。我们国内的第一个浮式项目是在天津,14年就开始供气了,当时租用了一条挪威船东的船。

上面是国内一些具有建造能力的厂家。

上面是浮舱项目的案例。


还要介绍一种海上平台式LNG存储再气化设施(PFSU)从功能上接近FSRU,适合离岸布置,这种装置是宏华海工推出的一种模式,值得业界关注。

趸船应该是我们中国的一个创新,用在长江这个枯水期跟丰水期落差比较大的河流,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小的浮舱。目前国内已有十几个项目,但限于LNG的近江配送尚未开放,都是通过槽罐车从别的地方向趸船补给,因此都是亏损的。

浮式LNG发电船,也请业内人士关注

四、 讨论


1、LNG作为一种清洁环保低碳高效的化石燃料,它在中国,必须是廉价的吗?


首先我们要承认国内天然气资源并不是很丰富,不能跟美国、俄罗斯等国相比;追求环保和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一定的成本付出是必要的;廉价不等于低价,在国际天然气市场供应宽松的大环境下,做到低价是有条件实现的,追求绝对意义上的廉价就有些奢求了。


2、2017年气荒谁来背锅?三桶油?谁暴利了?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世界LNG贸易才多少年?世界石油贸易是多少年?二者的市场成熟程度和交易体系不可同日而语。我国的天然气交易才刚刚试水,不妨多一些耐心,让子弹慢慢飞会儿。市场的短期波动属于正常范围,也要看到我们国家的调控手段不是很快发挥作用了吗?气荒中的暴利环节不在上游,运输和点供贸易商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


3、中国能源转型、天然气主体地位会动摇么?煤改气的实施会不会因噎废食?我们该做些什么?

能源转型和天然气主体地位不会动摇。

煤改气在一些地区会放缓,但因噎废食是不可取的。

LNG行业会有一个持续发展的黄金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至少在可再生能源未成为主要替代能源之前。我们可以做的事情会很多,空谈误国,实业兴邦,不是么?


公号新书正在热售中!

公号又出书了!《天然气行业法律实务2》开售!



购买方式一



 点击阅读原文

直接购买↓↓↓

购买方式二

(可以开具购书发票)

http://www.dwntme.com/h.Z0idbfD 复制链接浏览器打开;或复制这条信息¥KWkv0Oa4HXk¥后打开手机淘宝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